◆概況
龍潭街道總面積108.0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3520.57公頃。轄社區居委會5個(純居社區1個、經適房社區3個、廠居社區1個),村委會17個。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69037人,其中女性人口35371人,另有流動人口16832人。
街道完成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35億,同比增長7.6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4億元,同比增長7.5%;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89.7億元,同比增長5.62%。完成招大引強億元項目6個;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35.3億元,占全年目標的154.1%;完成服務外包執行總額2100萬美元,占全年的100.5%,其中離岸執行額1609萬美元;實現社會消費品總額增速7.6%,新增限上單位數7個;完成實際到賬外資1050萬美元,占全年目標的105%;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9%;入選“創業棲霞”1人;專利申請量累計完成507件,發明專利申請量87件,產學研合作完成20個。至年底,街道建檔立卡的652戶低收入農戶已全部脫貧。農業支持保護補貼面積2789.19公頃,補貼502.05萬元,水稻保險1182.39公頃、玉米保險27.40公頃、小麥保險1264.49公頃、油菜保險2.06公頃,高效設施農業保險63.92公頃,農戶自交保費約22.8萬元。街道納入省、市、區農路庫內的村道56.16千米、鄉道67.86千米,總養護里程124.02千米。全年投入3198萬元完成12.69千米、7.23萬平方米“四好農村路”提檔升級改造,其中省、市提檔升級8.74千米,均驗收合格;投入216萬元完成南大路1橋3涵改造;全年完成拆違20處,計4567.5平方米;公廁改造2個。10月1日,營防村嚴宇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他是儀仗方隊的一員。
是年,街道被省精神文明指導委員會評為2016~2018年度省文明單位,被市精神文明指導委員會評為2016~2018年度市文明單位。街道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獲省2018年勞動人事爭議優秀基層調解組織,飛花村被中共江蘇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評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春風行動”招聘會
2月24日,由區人社局、南京經開區人社局、區婦聯、區殘聯主辦,街道承辦的“春風行動”招聘會,在江畔人家廣場舉辦?;顒又黝}為“促進群眾就業、服務企業發展”,主要面向就業困難人員,下崗失業、失地人員,有轉移就業、創業意向的農村勞動力,困難家庭女性、單親家庭,外來務工人員等。通過一個會場多個主題,各部門聯辦的形式,吸引群眾,增強參與度。增加的主題是“城鄉居保,您身邊的貼心服務”“助殘就業送溫暖”。前來招聘的單位主要是轄區及附近片區的用工企業,如龍潭港、棲霞經開區等。招聘會共吸納單位44家,提供崗位數2700余個,今年崗位數較去年增加近兩倍,大大緩解當地就業壓力。招聘會共吸引求職者1600多人,現場發放宣傳資料680份,初步達成就業意向900余人,進行就業創業、社保等政策咨詢360余人。
◆村(社區)行政區劃調整
4月10日,宣閘村和花園村進行合并,成立新的花園村。新成立的花園村有830戶、2624人,東至陳店村與靖安村交匯處,南至漁場路,西至三江河,北至孫莊村與濱江村交匯處。兩個村的集體資產已按區農業農村局要求清理完畢,原宣閘村、花園村集體資產由新成立的花園村承接并妥善處置,原兩村工作人員由新成立的花園村按《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進行妥善安排。12月11日,怡江苑社區和麗江苑社區合并為江畔人家社區。怡江苑社區與麗江苑社區同屬江畔人家片區,整個片區共有5272戶,人口1.2萬余人。怡江苑社區與麗江苑社區進行合并,撤銷怡江苑社區與麗江苑社區,成立江畔人家社區。管轄范圍東至港城路、西至興隆路、北至臨港路、南至龍錦路。按照300戶配一名社工的要求配齊社工,兩個社區合并后的辦公服務用房統一由江畔人家社區安排使用。
◆稻田混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6月14日,街道啟動稻田混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位于南中村南灘組、青南組。南中村在實施該項目前,還開展溝渠開挖、涵管埋設、道路硬化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新建硬質化溝渠1050米、土質溝渠4194米、道路硬化2215米、泵房2座,提檔升級配套農用土地。在33.33多公頃水田上插秧,四周是可供魚苗生長的寬溝渠,在芳草渡農業科技公司指導下,選育南粳46號秧苗進行種植,在稻田邊緣成排的樹林處可飼養麻鴨。稻田混養基地投入使用,為穩糧增收和提質增效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項目運營雇用當地農戶,村里結合精準扶貧工作,優先雇傭貧困戶家庭,工期6~8個月。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中心啟用
6月28日,龍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中心啟用暨棲霞區醫院——龍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建緊密型醫聯體簽約儀式,在龍岸花園廣場舉辦。龍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院至今已有65年,新中心于6月20日試運行,新中心位于龍岸路2號,占地5000平方米,現有職工67人,專業技術人員56人,中高級職稱23人。市衛健委副主任楊大鎖、副區長袁文峰、區衛健委和街道黨工委負責人共同為龍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棲霞區醫院龍潭分院暨棲霞區醫院與龍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合病房揭牌。棲霞區醫院與龍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緊密合作、攜手共建“緊密型醫聯體”。共建聯合病房,棲霞區醫院長期派駐主任醫生、主治醫師及護士長擔任病區管理工作。同時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外科等科專家每周定期坐診、開展手術、查房,與區醫院進行同質化管理。
◆彩色水稻進入最佳觀賞期
7月25日,位于水一方生態休閑旅游區核心區的陳店村彩色水稻進入最佳觀賞期,特種水稻基地水稻田里有一幅幅形象生動的“稻田畫”,占地5.33公頃稻田中,紫黃兩種顏色的水稻苗“繪制”出巨大的“70”“五角星”“國微”“1949~2019”“荷花”等圖案,還配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美陳店歡迎您”15個大字,突出陳店村觀光農業的地方特色。水一方核心景區引入寧翔航空文旅綜合項目,“稻田畫”、萬畝荷塘與直升機休旅新體驗創新融合,營造鄉村特色景觀旅游新體驗。
◆博士團到街道對接交流
11月15日,省科技鎮長團成員周安濤與金陵科技學院科技博士團一行,到街道南京冠佳科技有限公司調研。在產學研對接會上,專家和教授介紹各自的研究領域和重點科研成果,企業代表介紹公司的運營發展情況以及在科技創新方面面臨的技術難題和需求。周安濤介紹棲霞區在科技創新方面推行的政策措施、轄區內的人才創業、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資源情況、街道目前企業發展現狀和相關技術需求。金陵科技學院教授羅羽洧介紹學院近年來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果。隨后,參會的園藝、旅游、建筑、材料以及電子信息專業博士也各自介紹已有的科研技術成果。此次調研走訪,雙方建立聯系,為校企合作打下基礎。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
11月25日,街道召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新聞發布會,市城管局宣教處副處長丁怡、垃圾分類管理辦公室負責人龍瑞,區城管局和街道有關負責人出席發布會?!赌暇┤請蟆?、南京電視臺、紫金山新聞等20余名媒體人和市民代表參加活動。媒體人和市民代表走進街道垃圾分類數字化轉運中心參觀。街道垃圾分類數字化轉運中心地處飛花村,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街道以該轉運中心為基準點,發散覆蓋轄區內13個行政村,轉運中心的數字化平臺包含街道所有行政村的垃圾分類投放、收集、清運和處理環節,能夠實時線上監管分類垃圾的數量、來源與去向,隨時查詢所有農戶分類收集、積分兌換情況。街道垃圾分類轉運中心包括智能電子稱重區、液壓打包區、餐廚垃圾處理區等區域12個。1月份運行以來,回收的低附加值回收物約占可回收物總量的三分之一。2018年下半年起,街道選擇飛花村等4個自然村試點推行農村垃圾分類,逐步形成“農戶自行分類—專人上門收集—掃碼獎勵積分—定期兌換物品”的運作模式。各村根據實際選址改建或購置垃圾分類收集房17座,在人員相對集中的區域設置垃圾分類收集亭41座,購置兩分類入戶垃圾桶9015組,四分類垃圾桶925只,電動密閉垃圾收運車58輛,街道農村垃圾分類參與率達100%,實現全域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