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周福安,1968年出生,江蘇南京人,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江蘇省“創業之星”、全國勞動模范,南京派緣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口述原聲】
我是土生土長的八卦洲人,年輕時一直在外打工。每逢春節回單位上班,朋友們總少不了讓我準備點蘆蒿,還順帶捎上點其他蔬菜。幾年下來,我就在想:既然這么多人喜歡南京蔬菜,為什么我不能回鄉種蔬菜呢?
說干就干,2008年回鄉第一年,我就承包了50畝地,并找到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尋求幫助。在研究所技術員的幫助下,第一年就“大獲全勝”,50畝地的果蔬都不夠賣的。
2009年,我成立派緣蔬菜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對農戶種植的果蔬,除了有保底收購的政策外,還有分紅,一年不到就吸引了146名農戶加入,種植面積也從幾十畝擴大到了兩三百畝。
2013年,我與南京農業大學陶建敏教授合作,引進了“陽光玫瑰”葡萄,首期選了20畝地試種,第二年便迎來大豐收,畝產收益達到9萬元。當“陽光玫瑰”試種成功后,我萌發了“一棵葡萄,一個夢想”的扶貧計劃:幫助困難戶在自家院子里種一兩棵“陽光玫瑰”,由合作社來管理,這樣一來,一棵葡萄樹一年就能為困難戶帶來七八千元的收入。
除了農家小院里的“希望葡萄”,2017年合作社還與八卦洲街道的7個經濟薄弱村合作成立了精準扶貧園區,在200畝土地上種植“陽光玫瑰”,除吸納有勞動力的困難戶打工外,每個村每年都有3萬元的保底分紅,用于補助各村的困難戶。
一人富不算富,眾人富才是富。2018年1月,我當選為市人大代表。面對大伙的信任,我更希望為脫貧攻堅做點事。如今,合作社的幫扶走出了南京,在宿遷泗陽的400多畝葡萄基地已經建成;今年2月,“一棵葡萄,一個夢想”扶貧計劃在山西壺關的44個農戶家“生根”。
早在決定返鄉的時候,我就下過決心,除了種好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我更要帶著鄉親們一起奔小康。我承包的土地常年雇用76個本地人,基本都是60歲左右的留守老人,以前他們在家種地,一畝地只能收入六七千元,現在土地外包費用加上打工的收入,一年能有三四萬元。
今年,我又承包了400畝地,還是種“陽光玫瑰”。我希望葡萄能夠迅速成長為咱們八卦洲的第二大產業,今后人們再提起八卦洲,除了給蘆蒿豎大拇指外,還要給“陽光玫瑰”點贊。
【代表感言】
市人大代表、棲霞區仙林街道亞東社區黨總支書記張美蘭: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周福安富了不忘鄉親,在家鄉實施“一棵葡萄,一個夢想”扶貧計劃,帶領7個經濟薄弱村脫貧致富,如今還走出南京,到山西壺關推行扶貧計劃,帶領更多鄉親奔小康。正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又一個“周福安”,我們今天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